求<中元节有感><长安杂兴效竹枝体>评论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9 12:39:02
中元节有感
清·王凯泰
道场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兰古意存。
却怪红笺贴门首,肉山酒海庆中元。

长安杂兴效竹枝体
万树凉生霜气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小儿竞把青荷叶,万点银花散火城。

注意:评论须精简

中元节有感

  道场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兰古意存。

  却怪红笺贴门首,肉山酒海庆中元。

 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,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,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
  动;不同的是,道家的考察、汇报指向民众,即校籍辰。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
  行。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,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。
  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。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,这个时日更显得多
  彩多姿。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,此外尚有祭祖荐
  新、放灯照冥、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。
 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,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,因此中元节
  也有“盂兰盆节”之称。
 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,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
  的中元节俗活动中。首先是那名目。盂兰是梵语的音译,是“倒悬”意思,盂兰与盆
  合起来是救器,即“救倒悬器”;另外,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“救倒悬盆”,突出它
  “安放百家味饭食”的特点。

  清代诗人庞垲的《长安杂兴效竹枝体》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
  游乐的情景。

 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

  万树凉生霜气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
  小儿竞把青荷叶,万点银花散火城。

 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,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,并不显得多么要
  紧。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,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。
  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
  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灯的目的,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现代女作家
  肖红《呼兰河传》中的一段文字,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:“七月十五是个鬼节;死
  了的冤魂怨鬼,不得托生,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,想托生,又找不着路。这一天若是
  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,就得托生”。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,非常黑,若没